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试看120分钟毛片_亚洲丝袜中文字幕_九九热精品免费 - 黄色网业免费看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申報中注意事項

2018-12-01 02:05:52 正大城發

  4.1 項目建設工期

  項目建設工期是指從項目開工到竣工的時間,是指自然年的概念。如項目從2011年11月開工,至2012年6月竣工,則該項目的建設工期為2年。

  國家投資重點和示范項目建設工期不超過3年,補助建設工期一般為一年(即當年完成)

  4.2 水資源平衡分析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首先要考慮項目區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問題,特別是對于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區。

  灌溉保證率一般不低于75%;

  雙季稻產區及糧食高產區不低于85%;

  缺水地區不低于60%。

  需水量的計算應考慮項目實施完成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前后必須對應。供水量的計算不能僅從理論上進行計算,必須考慮當地的實際水資源狀況,考慮當地所允許的水資源開采量。水資源平衡分析必須考慮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量的差異。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申報中注意事項


 

  4.3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土地利用現狀是指項目區內的土地利用現狀,除不動工面積外,各類土地面積之和應等于項目建設規模。

  4.3.1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目的

  通過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揭示土地資源在地域組合上、結構上和空間配置上合理和不合理,匹配和不匹配,為制定合理的項目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掌握以下情況:

  一是土地利用現狀結構和布局特點;

  二是土地的開發利用程度;

  三是土地利用的效果;

  四是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

  4.3.2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主要內容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結構分析、土地資源質量分析、土地利用開發程度分析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結構分析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分析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數量及其占項目區土地總面積的比重;二是分析各種地貌類型、土壤類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狀況下的土地資源的數量。

  4.4 基礎設施現狀

  項目所在區位需要具備項目實施所必需的主干道路、主干排灌渠系、堤壩、電力等配套基礎設施;或已經擬定相關的道路、水利、電力工程、村莊改造等方案,有關措施與資金已經落實,擬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或上述幾項建設正在實施。

  項目所在區位現有設施應明確標注在土地開發整理現狀圖上。

  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或需要地方資金投入的項目,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應提請縣級人民政府提供資金承諾函,并按不同資金來源渠道,分別列出所投資的工程建設內容。

  4.5 項目合法性分析

  項目合法性分析要求闡明項目實施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一致。如項目實施后土地利用方向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是否一致,與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的要求是否一致;土地開發是否經過依法審批;是否依據規劃避免了濕地開發、毀林毀草、圍湖等地和侵占江河灘地等。

  分析內容:

  一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項目的要求

  二是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對項目的要求

  三是其他法律、法規對項目的要求

  4.6 土地適宜性評價

  土地適宜性評價就是評定土地對于某種用途是否適宜以及適宜程度,它是進行土地利用決策,確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據。

  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就是通過評定,把土地利用現狀與土地的適宜性用途進行比較,以便對土地用途是否應該調整,調整后的土地用途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和影響,應當如何進行調整等進行科學決策。

  土地的適宜性是針對土地的用途來說的,不同的用途對土地質量有不同的要求,同一塊土地對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適宜性。

  4.7 新增耕地潛力分析

  新增耕地潛力分析是指在綜合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土地適宜性評價、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分析項目區土地開發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結構,對比整理前后各類用地面積,從而得出項目區新增耕地面積(數量),并對新增耕地的質量標準進行客觀的描述。

  對土地利用現狀進行詳細、客觀的分析是進行新增耕地潛力分析的基本前提,新增耕地潛力分析結果是確定新增耕地數量和質量目標的基本依據。

  4.8 規劃方案及建設內容

  項目規劃的核心內容是規劃方案的擬定,它是根據有關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田、水、路、林、村的規劃布置,在多種方案中進行比較和選優,最后確定規劃方案的過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有方案選擇的比較過程。

  4.8.1 項目的總體平面布局的要求

  根據項目區的地形條件、土地適宜性評價結果、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情況及農業現代化的要求,確定各種地類的布局及分布范圍。

  根據項目區及其外圍的水文條件和水資源情況及已有的水利設施,確定水利設施建設的數量、等級和位置。

  根據項目區外圍已有的交通設施狀況和區內地形、水利干渠布局情況,確定區內交通道路的類型和位置。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主導風向和風的強度,確定生態防護林的布局、規模、結構、樹種和數量。

  根據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確定村鎮用地及工礦用地的數量、規模、位置和發展方向。

  4.8.2 工程技術方案的要求

  項目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

  工程技術方案審查的要點如下:

  工程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農田防護林工程和其他工程。

  工程布局:工程布局方案應科學合理,能夠滿足交通、灌排、水土保持和防止風害等的要求,如農機具進田生產耕作方便、經濟;

  建設標準:土地平整須綜合考慮耕作要求和工程量;田塊大小、規模、形狀、方向等應與地形描述基本相符;農田防護林工程和生物防治措施等應與項目區主要災害成因情況相符;

  建設進度安排要合理,應明確年度實施計劃;

  灌溉用水方案應與水資源供需分析結果相符合;

  應有方案選擇的比較過程。

  4.9 投資估算

  投資估算是指根據項目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工程建設標準以及項目所在地其他同類項目的建設投資標準,對項目的總投資做出的估算。投資估算要能體現合理性和可行性,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4.9.1 資金籌措

  資金籌措渠道應明確,并按不同資金來源渠道,分別列出所投資的工程建設內容。補助項目資金主要由地方籌集,國家給予適當補助。補助項目申報時應有明確的地方籌集資金渠道。為適應財政管理的需要,申報國家投資項目應注明項目總投資和申請國家財政撥款額度。

  4.9.2 估算編制方法

  采用的估算編制方法應符合實際,且科學、合理。

  4.9.3 估算編制依據

  估算編制應參照國家控制畝均標準,依據應合理,并符合相關辦法的有關要求,且提供投資估算指標的編制過程。

  4.9.4 基礎設施的投資

  已擬定或正在建設的配套基礎設施工程應明確建設內容、建設計劃,并提供相應的資金承諾函或證明文件。

  4.9.5 投資范圍

  投資估算中所列示的建設內容應符合相關辦法、規定的要求,超投資范圍內容應剔除。

  4.9.6 費用構成

  投資估算中的費用構成及構成比例要科學、合理,并符合相關辦法要求。

  4.9.7 計算的準確性

  投資估算各項費用之間的數學邏輯關系、計算內容應準確。

  4.10 效益分析和評價

  在做可行性研究時,項目效益分析和評價是以預測數據為基礎的。分析和評價的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選擇應充分考慮項目自身的特點,如項目性質、地貌類型等,且因地制宜。